樱花动漫 > > 晚明高中生 > 第二十三章幸灾乐祸金士麟

第二十三章幸灾乐祸金士麟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人无完人,是人就有各种缺点,但每个人都还会有不同的特长与某种天赋。

有些人听一遍琴声,就能谱出曲子,比如黄蓉姑娘,看一遍旁人演练,就能学会一套神功。

原明军骑兵出身的张民邰,这家伙的弱点是胆子,遇敌就哆嗦。但这孩子确实有当兵的天赋,因为他对李继坤教授的各种动作一学就会,居然还能触类旁通,对于队列的变化还能总结出自己的心得。

人才,按照金庸金大侠的法,特么的张民邰绝对是练兵奇才。喊的嗓子冒烟的李继坤看着张民邰就笑,天遗张民邰以授本少,本少可以回去喝茶了。

张民邰表现上佳,被李继坤火速提升为团练副使,负责监督教授这三十几人的操练事宜。

团练总兵官李继坤打道回窝棚,团练副使张民邰走马上任。张民邰手里拎着李继坤郑重交给他的棍子,满脸兴奋,这子高喊一声:开练!

李继坤的午饭还不错,雪白的大米饭,米粒中看不到一颗带着稻壳的米粒,呵呵,蛮这丫头好贴心。

要知道,古代稻米脱壳靠人工,舂米的工艺不复杂,靠力气。简单来,就是把稻米放在容器里然后用大木锤使劲砸。就那种工艺来,砸的时间过长,大米有可能被砸的太碎,砸的时间短或者适中,稻壳肯定脱不干净。

所以,古代大户人家,一般都有专门的丫鬟负责挑米,凡是能吃到不带稻壳那种白米饭的,不是地主老爷就是官老爷。

以往,李家是没人负责挑米的,大家吃的米饭里稻壳很多。但自从自家少爷大病醒来以后,李蛮就发现,少爷的味变得很叼。所以,如今一旦安定下来,贴心的李蛮就开始为少爷挑米。

饭是香喷喷的白米饭,菜有三道,一条清蒸黄花鱼,一个猪肉炒豆芽,还有一盘金华火腿,外带一个蛋花紫菜汤。

这些饭菜做的不错,但不是蛮做的,蛮是李继坤的贴身丫头,在古代算是高级婢女,按现代的法那是妥妥的白领。

她的职责就是照顾少爷日常,替少爷拿钱子,另外就是侍候少爷喝茶洗脸穿衣,预备糕点零食,对少爷的吩咐上传下达,还有最重要的,就是铺床叠被暖被窝。

像一些洗衣做饭劈材这些粗活,那都是由低级仆役负责的。如今到了登州,李继坤和蛮的伙食,是由李老实的婆娘负责,洗衣服劈材等事情是由李麻布的婆娘负责。

这两个女人,是李继坤亲信手下的老婆,所以李继坤给她们定的月钱很高,每月每人六钱银子,对于她们这样的女人来,属于高薪。当然,这也算变相笼络手下的一种方式。

六线银子在天启元年可以买一石白面,一石白面是一百二十斤。省着点,这一石面,五之家可吃一个多月,甚至更长时间,因为古代的一般农户人家,每天只吃一次饭,地主家每天两餐,官宦人家才有下午茶。

天启元年的稻米,八钱银子一石,稻米一石是一百五十斤,她们这六钱银子无论买米还是买面,都能勉强养家糊。

一个女人,无需种地,洗洗衣做做饭,一个月的工钱可以养五之家,所以她们这是高薪,是令难民营无数女人羡慕嫉妒恨的上佳工作。

李继坤大马金刀的坐着吃饭,李蛮微笑着看着少爷吃,少爷吃的越多吃的越香她越高兴,因为少爷越能吃就代表少爷越健康。少爷健康,就代表着,这个天下没人敢欺负蛮。

偶尔,蛮的眼神会落到盘子里的猪肉和金华火腿上,然后偷偷的咽下一水。等少爷听到动静望过来,她便轻捋秀发,嫣然一笑,将馋虫的的神态掩饰的很好。

少爷饭后去喝茶,桌上鱼还剩一半,炒豆芽还有半盘,金华火腿还有十余片,蛋汤和米饭已经吃光光。

蛮将剩菜端入厨房,然后邀请李麻布和李老实的婆娘们一起用餐。

对于李蛮的邀请,两位妇人骇的连连摆手,没见过世面的她们,早已得了自家男人的嘱咐:在三少爷家做活,那是三少爷的恩典,你们把嘴闭严些,多做不才是本分。蛮姑娘让俺们吃饭那是要张嘴的,这可不行。

蛮见此,不在坚持,她自己从锅里盛了一碗带着好多稻壳的米饭,吃着少爷特地给她剩的菜肴,心里比密还甜。

吃饱喝足,李继坤带着李蛮开始巡视难民营。难民营的具体位置就在后世的蓬莱市西庄村一带,按照当初李继坤的设计,九纵九排,共计搭了八百一十间民用窝棚。

窝棚是草木结构,茅草和苇子下面还铺了油布,防风防雨。每间窝棚可以住八到十人,目前每间窝棚只住了四到五人,另外还有一些窝棚暂时空置。

难民营的外围,有各种工坊,比如铁匠铺,木匠坊,煮盐坊,难民布坊等等。另外,一些牲棚也搭建在外围,比如猪圈,马厩牛棚等,这些大型的牲都放在了外围。

难民营的公用窝棚,集中在难民营中部大广场,这里有防火队员和巡哨队员的休息点,有登州大宗货物交易所,有李继坤的私家仓库,有难民蒙学,有难民医馆,有难民卫生队,有难民大戏台,有钱庄米铺杂货铺等铺面,还有一个难民营官厅办事处。总之这里虽,却五脏俱。

两个少年男女,男的阳光帅气一身丝绸,女的鸟依人满身绫罗。他们在阳光下,错落而行,当然是少爷在前蛮在后,这是规矩,是尊卑有序。

两人顺着难民营不太宽敞的街道四处走,四处看。李蛮叽叽喳喳的给李继坤介绍着:

“少爷,这是刘老爷家,刘老爷是这一排的甲长,这一排共计有七十三户人家,其中半数是刘老爷家的亲眷与佃户。

少爷,这一排是王老爷家,王老爷是甲长,这一排住满了九十户,大多数都是咱们和王老爷家的佃户。

少爷,这是蒙学的伙房,郑凯旋那个坏子晌午就在这里用饭……”

李继坤微笑着听着丫头的讲解,然后带着丫头去了防火队的休息点。

“三少好,蛮姑娘好。”

“三少爷好,蛮姑娘好。”

行礼问好声一片,李继坤微笑着对大家点点头,然后缓缓道:

“恩,大家不用客气,怎么样,从辽东逃到这里,这段日子大家还习惯吧?”

“三少,实话,不习惯。不过,俺知道好歹,今非昔比,不习惯俺们也忍得住。”

李继坤仔细看去,哦,这位是刘老爷的二公子,刘法祖,字雅意,今年大概三十七八,这位以前在辽东那也是锦衣玉食的主,品香楼闻香阁啥的他是常客。

刘法祖如今是难民营的防火官,月钱二两银子,属于给李继坤打工的。听到这家伙的回话,李继坤心里暗笑,你想忍不住,兜里也得有银子啊。随后,李继坤收起笑容,疑重的道:

“雅意叔,咱们这片窝棚是木料干草,咱们防火队责任重大。可以,大家的身家性命掌握在防火队手中,你老多辛苦,子在这里代表体辽民拜托了。”

“三少放心,这一点我心里有数,咱们防火队的队员们心里也都清楚,防火责任重大,大家不敢疏忽,巡视从未间断。目前我正在组织队员烧制盛水的大瓮缸,木匠坊也正在给咱们打制装水的大木桶。”

闻言,李继坤点点头,看来刘法祖这个花楼常客还是知道轻重的,办事也肯动脑子,还算靠谱。

正在此时,外面传来一声幸灾乐祸的呼喊:

“李继坤,你子跑哪去了?快出来,我听你那些家丁打起来啦。嘿嘿….李继坤…”***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