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 > 大秦命运 > 第138章 一枝独秀

第138章 一枝独秀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中国历史上这么多变法,为什么唯独商鞅变法成功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许多的变法。在战国这个大变革时代,尤其如此,各国为了强国,都进行了各自的变法。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齐威王的“人治”,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燕国燕昭王时期在乐毅主持下的变法。但是,在这些变法中,没有一个比得上秦国的商鞅变法,哪怕在后世,人们对于商鞅的为人处世有着这样那样的批评,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他的变法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变法,并且影响最为深远。那么,为什么商鞅的变法成功了,而与他同时代的人,甚至他之后的变法却都以失败而告终了呢?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秦国在当时国力最弱。为什么说秦国国力最弱成为了他成功的一个要素呢?在当时,七国的势力已基本形成,其他小国造不成影响,就不作数了。在当时,以经过李悝变法,并且拥有吴起编练的魏武卒的魏国实力最为强悍,但这个国家又偏偏是秦国的死敌。秦献公时期就多次发兵河西想要抢回故土,但都被强悍的魏国给打回老家了,并且国力消耗严重。所以,到秦孝公登临秦公位时。可以说,正是秦国最虚弱的时候,被魏韩bī)的在栎阳tiǎn)伤口。可以说,正是因为秦国的虚弱,所以从上到下都迫切的想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局势,希望秦国强大。此外,国弱民穷,其实将一个况处理的非常好。那就是所谓的老世族其实能够拥有的特权并不多了,他们也只是比普通的百姓强那么一些罢了,能够吃饱饭而已,这与建国之初极为相似。所以,这就为商鞅的变法提供了变法的土壤,从上到下求变,不能不变,只是需要一个人点燃这把火,并且善加引导,不至于伤及己。

第二,秦孝公的全力支持。能够将一国托于一人者,秦孝公也。公孙鞅作为一个外来户,他要在秦国站住脚跟,没有秦孝公的支持是不可以的。可以说,没有秦孝公的支持,他什么都不是,不要说进行变法了。这一点可以从秦孝公死后,商鞅很轻易的就被世族给搞死了就看出端倪了。

第三,商鞅的变法,确实使得秦国过上了好子。商鞅的变法: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不告发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告发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样受赏,隐藏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样的惩罚。一家有两个以上的壮丁不分居的,赋税加倍。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为私事斗殴的,按节轻重分别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的劳役或赋税。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的衣裳、服饰,按各家爵位等级决定。有军功的显赫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这些内容在今天的人看来简直是没有人权,一点**都没有。并且处罚太过,没有人味。但是在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人们的需求其实已经降到最低,那就是……吃饱饭,活着。商鞅这种将那些懒惰之人,狡猾之人清除出秦国队伍,“一刀切”,也许有人会因此蒙冤,但是却为那个曾经私斗成风的国家带去了新的生气,使得那些真正的忠厚之人过的好,狡猾之徒不敢犯法。正所谓,“乱世用重典”。

第四,培育出了新的利益集团。商鞅的变法可以说打破了世族的继承制,但是新的军功集团却被他培养了出来。还是三中的条文,他的实行使得人民畏惧私斗,而勇于公战。毕竟好战因子被一时压制住了,但是却依然存在于秦人的血液中,所以对外战争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倾泻口。商鞅之法,做到了“军法面前,人人平等”,甚至还犹有过之,这已经远远的超出了那个时代。所以,王室贵族也被处罚,真正使人信服。

通过战争,第一批的军功集团就初具雏形。人们从战争中得利自然拥护新法。这就是应对老势力的新势力。

第五,对外战争的胜利。变法是否成功,是否能够获得百姓的支持,说的再好也没用,甚至百姓生活的再好也没用。就如同唐太宗,如果“贞观之治”只是百姓丰衣足食,而没有对外灭掉突厥,称霸西域的武功,那么后世所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他玄武门的那次手足相残了。所以,商鞅证明他的变法是成功的也必须用战场上的胜利来给秦国人看,给六国之人看,所以就有了商鞅用谋骗取曾经的朋友魏国领军人物公子卯,使得群龙无首,最终打赢了战争。迫使魏国割地求和,迁都大梁。战争,过程从来都不重要,结果最重要,秦国胜胜了,变法彻底站住了脚跟。

第六,两代秦国国君的坚持。商鞅之法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变法不过实行了十多年,商鞅就被旧势力给铲除了。可以说,那是秦国的新法势力虽然站住了脚跟,但是顶多与旧势力相差无几,甚至略有不如。但是,不管商鞅是秦惠王想要借别人之手除去,还是当时被架空了,秦惠王最后还是选择了坚持新法,所以,经过四十多年,也就是那时的两三代人,商君之法才真正的成为秦国根本,没有人想要去动摇,也没有人能够动摇。凭借着商君之法,秦国横扫**,并吞八荒,成为了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国的成功代表这什么?可以从如今仍然四分五裂的欧洲大陆找到答案。

究竟是商鞅成就了秦孝公,还是秦孝公成就了商鞅?

大争之世,人才至关重要。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兼并扩张,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政治军事篇章。而为七雄之一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彻底改变了国势,东出争雄,横扫六国,最终实现天下一统。

毫无疑问,商鞅变法是秦国命运的转折点,也是战国局势的转折点。而成就商鞅变法的,便是秦孝公和商鞅二人。

秦孝公和商鞅,一个是五百年难遇之雄主,一个是五百年难遇之人才。二人一经结合,便生死相交,互为知音,同心同德,在乱世纷争的战国谱写了一副气壮山河的君臣合璧篇章。

那么,我们不要问:究竟是商鞅成就了秦孝公,还是秦孝公成就了商鞅?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蒙毅认为有必要对这对千古君臣做一个介绍:

秦孝公,嬴姓,赵氏,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也是战国时期推动秦国由弱转强的关键君主。秦孝公即位后,重用卫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事实上,重用商鞅实行变法改革,是秦孝公一生中最大的亮点,也是秦孝公毕生的事业。对待商鞅,秦孝公将其视为自己的知音,并对天盟誓,声称“此生不负,生死相扶”,展现了一代雄主的担当。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如下: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商鞅通过这一整的变法措施,彻底改变了秦国,使秦国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并最终凭此一统天下。基于此,后人对商鞅有着极高的评价,赞誉其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改革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惩究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福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贪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现在,我们回到这一问题,商鞅和秦孝公二人,究竟是谁成就了谁?

在蒙毅看来,二人是相互成就的,即:商鞅成就了秦孝公的霸业,秦孝公成就了商鞅的抱负。具体阐述如下:

一方面,商鞅成就了秦孝公的雄心壮志,成就了秦国的霸业。秦孝公自继位以来,便思夜想如何富国强兵,如何恢复秦国昔的霸业。商鞅到来后,通过实施惊天动地的变法举措,使秦国成功摆脱了亡国之危,并使秦国国力大增,成为当时不可小觑的西方强国。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孝公的雄心被商鞅所成就,秦孝公的理想被商鞅所实现。

另一方面,秦孝公成就了商鞅的远大抱负,成就了商鞅经天纬地的才华。秦孝公以其非凡的襟气魄和坚定的变法决心,使得商鞅在秦国大展所学,而无后顾之忧。可以说,秦孝公把整个秦国变成了商鞅实践抱负的平台,把自己变成了商鞅背后的最为坚实的后盾。从此角度看来,秦孝公无疑成就了商鞅,成就了他的才华,成就了他的治国之道。

喜欢就分享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