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 > 逆袭从1988开始 > 第11章 谁还没个作家梦

第11章 谁还没个作家梦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专题部在宛都电视台的二楼,近楼梯间的两个大通间,大通间内靠两个墙面分别摆放了三张桌子,两排桌子的中间,则是一张长条形的会议桌,会议桌上,蒙上一整幅深蓝色的桌布。

这是那个时代标准的办公室样子了。

区别与后世的办公卡位,在这个时代,办公室是没有隐私空间的,即使是引领世俗文化潮流的电视台也不例外。

当然,领导除外。

专题部主任张凯在靠西北角的墙边用两张书架围出了一个小空间,里面仅仅可以放一张办公桌和三张椅子,虽然看起来比较简陋,但那也是身份的象征。

这就约等于一个独立办公室。

此时张凯并没有坐在他那个主任间里。

他在会议桌上首,主持一个临时部门会。

“刚刚我已经向各位介绍了我们的新同事,周道。大家认识之后,以后在工作上要互相协助。周道,要不跟大家说两句?”

张凯说完话,把目光落向周道。

周道注意观察,连同张凯在内,专题部总共五个人,现在加上周道,是六个人。张凯已提前将各位同事一一给周道介绍过,大家都是客气的握一下手、点一下头,现在听张凯简单介绍完自己之后,在坐的几人表情不一。

以周道老社畜的观察,除了张凯,他周道在这里并不受欢迎。

这也难怪,八十年代,机关事业单位要进一个人,那是得上级领导批条子的,张凯轻描淡写的介绍周道,主要也是怕周道工作上受排斥,毕竟他是最了解周道根底的。

但张凯需要这个年轻人,何况这是老师乔华推荐的。

可乔华与宛都电视台却不在一个频道上,乔华虽然是省报,但宛都电视台属广电系统,工作上平行多于交叉。

你要拿乔华来抬高周道的身价,在坐的各位可能不吃这一套。

什么,报社?

我以为是省广电呢。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高远的眼光啊。

乔华要是平调到宛都,估计宣传部长的位子都会坐上了,再不济也是个副的。妥妥的管着在坐的各位,连台长都包括在内。

当然,正是因为他们境界不高,所以才会是张凯的手下。

周道见张凯把目光投射向自己,为了避免冷场,站起来道:“谢谢张主任和各位老师,本人初来乍到,各方面都不熟悉,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挺会说话的嘛。

坐在张凯下首的四十来岁的老新闻人廖中群挑了挑嘴角,“周道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读的中文还是新闻?”

廖中群故意拖长声调,听起来更像领导。

周道老实回答,“我,高中刚毕业……”

什么?高中毕业??

这话一出,除了张凯和周道外,其余四人都哄堂大笑。

……

高中生?你不是来搞笑的吧。我这可是电视台诶!

张主任你这是唱的哪一出?

我们专题部出不了成绩,都面临解散的危险了,你不说给引进点业内牛人就算了,去中夏大学找两个高材生总行吧,居然给找个高中生!

即使这家伙看起来帅帅的,但咱是做专题的,不是播音员,是靠脑子不是靠颜值的……

……

这些话虽然几个人都没说出口,但张凯能从他们的表情读得出。

文化人嘛,总得给人点颜面,最起码他们都在给张凯颜面。

而张凯却有点坐不住了,他从几张嘲讽的脸上,分明看到的是对他张凯的不信任,张凯想做解释,一时还没想到该如何说。

看看周道。

这家伙面色平静,一幅“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的表情。

坐在廖中群下首的是一位二十七八的年轻人,他穿着一套纯蓝真丝衬衫,头发梳得油光,摩丝的味道相当浓。周道离有三米远,都能闻到。

摩丝发型的小伙子习惯性的眨巴一下眼,以问询的口气盯着周道问:“我叫孙广胜,以后叫我老孙就行了。

既然周道被张主任看中,一定不会错很远。”

一定不会错很远,就是说总归是错的。

孙广胜接着说:

“我是中夏大学85届中文系毕业的,你既然要成为我们同事了,一定对中文专业有涉猎,我想请教一下,周道同学读的《文学概论》是谁编的?”

张凯的脸色有点难看。

这家伙一有机会就会吹自己科班出身,还喜欢别人叫他老孙,以显得有资历。可是你真让他策划个专题,硬是一周闷不出个屁来。

“这个,”周道笑了笑,目光在孙广胜油光的脸上扫了一下,长相还可以,但怎么有点猥琐发育的感觉呢?难道个性可以改变容貌?

孙广胜等着周道回答,目光殷切,他习惯以已所长,攻人之短。

周道嘴角微微上挑,沉吟一下道:

“我没认真读过。”

孙广胜一脸不屑,文学白痴实锤!又是一个半“文”盲。

廖中群以看笑话的眼光说,“孙记者可是我们专题部的才子,中夏大学的高材生!我老廖虽然在基层做了多年新闻工作,但要说文字底子,还得向孙记者学习。”

当面肉麻的吹捧,让孙广胜很受用。

孙广胜下首坐着专题部的摄像,摄像的表情跟着大家一起走,但他不太爱说话,只是习惯性赞许的点点头。

倒是安安静静坐着记笔记的黄裙女子,素颜含春,虽然偶尔附合的一笑,但此时并没有发问。

这尼码变成表彰大会了?

为了彰显孙广胜的专业,正巧拉周道做反面教材?

廖中群的拍马屁让孙广胜眼角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神情,他把目光转向张凯,直白道:

“张主任,我很尊重你的决定,但是,咱专题部现在需要的是读过中文或新闻专业的科班人员,以周道的所学,站着这个紧缺岗位,对我们专题部工作十分不利。”

张凯早已平静下来,廖中群每次开会,总是喜欢唱反调,这让张大主任心里很不爽,但碍于这是台里毕业分配来的,且跟某个领导是亲戚,他也不好说什么。

“孙广胜,学和用是两会事。我们台长说过,要不拘一格用人才。专题部正因为这两年一直出不了成果,所以才需要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孙广胜被直接怼了回去,但显然张凯没有说服他,他转而继续向周道放炮。

“既然张主任认为周道是人才,《文学概论》你没读过,魏丽丽是读新闻科班的,魏丽丽,你问一下《新闻概论》他读过没有。”

魏丽丽抬起头,将乌发向后轻轻一拢,含春眼波略略流转,粉嫩薄唇轻轻一抿:

“《新闻概论》?这是很基础的东西,即使背过来,也得实践上手才行。”

“就是嘛,可周道连基础的理论都没读过。”廖中群质问道,“如何开展工作?”

就好象一个武林大师嘲弄一个刚刚学拉筋的武学童子。

然而周道笑意更浓:

“孙老师,我是说没认真读过,不是说没有读过。”

“你读过?”孙广胜不信,“哪个老师的版本?”

周道淡淡道:“蔡老师的版本。”

燕京师大的教材?孙广胜一时有点滞,他不相信。

你能读到蔡老师的教材?那可是我们系同学们梦想中的高端教材!

得托关系才能弄到!

你一个高中生,你说你读过?

周道继续道:“其实这本教材,主要是以华国自上世纪初以来的几位现代大师级作家为研究对象,提炼出来的理论,即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要是研究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

但是,现实主义其实发源于十九世纪的法国,以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为代表……然而目前华国最火的这批新生代作家们,更崇尚的是现代主义,先锋作家们热衷于模仿从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到昆德拉这些世界级的现代主义大师们的作品。”

周道在大脑脑里极力搜索上一世的记忆。

没错,那一世的八十年代,正是全民文学热的时代,全民都有一个作家梦,什么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朦胧诗,还是意识流、存在主义……你以为你科班,然而我周道夜校里的作家梦,就白做了?

孙广胜愣了一下,不对,这家伙讲的东西有的我都不太熟悉,是我的教材比较旧?还是这家伙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背景?

……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