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 > 我是华人之南美风云 > 三百六十四、 巨人的呐喊

三百六十四、 巨人的呐喊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来自清王朝北方的第一批移民即将到达,这是南国在威海卫接收到的第一批北方移民。

威海卫城市不大,因此花了半年多时间就基本完成大体的修建工作,可以满足当时五千人口的需要,如果城市扩建则需要招收一些人员补充修建。城市落成的时候正好是北方的冬季,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除夕佳节。

王华特意要求当地在除夕之夜亮灯,达到足够吸引人的目光,特别是在小山上,点亮了一盏足够明亮到天际的灯塔,最远距离达到五公里。

小山对面的威海被这些明亮灯光的照射下,可以清楚的看到夜晚下的景象,好奇的人们盯着那夺目的灯光,开始是恐惧,然后是好奇,最后是喜欢。那灯光实在太好了,大晚上走在外面,也可以看清楚道路,根本就不需要烛火和油灯。

威海卫的大名随着这灯光,很快把名声就传遍了附近的城市和乡村,每个人见面的招呼从“吃饭了吗?”变成了“你见过威海卫的灯光吗”

很多附近的百姓蜂拥而来,就只为见见从没有听过见过的如月亮般的灯光,见到之后,再回去说道说道,成为自己吹嘘的谈资。

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口碑虽然流传慢,但是却是很可靠很有效应朝着四方扩散而去,很快就传到了烟台这个府台。烟台是知府所在地,影响力自然不是那些村镇可比,有学生和文化人听到这个兴趣大增,偷偷跑到了威海卫,见识了非凡的灯光,发现这个非同凡响的发明,自然也知道这个东西意味着什么,回去大肆讨论,并在书籍中记录这个伟大的发明。

有了烟台的加持,有了文化人的认可,在加上府台大人早听说过了南国这个国家,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威海卫这个边远小城,居然成为了山东半岛最知名的城市,就是青岛、东营、济南,潍坊等各大城市,都不及这个小城有名。

半年的时间,威海卫的神奇的灯光已经传达到各方,北到天津和京师,西到郑州,南到南京,东到大连。和神奇灯光并列是,威海卫招收大量工人的消息。刚开始,并没有很多人感兴趣,因为中国人都不太喜欢背井离乡。但是随着欧洲列强的侵略,攻打各大沿海城市,破坏了城市的基础和经济,导致很多人和家庭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终于有人想到了威海卫招工的消息,抱着试试看的情况过来。

威海卫早有准备,第一批的人先是满足本地的需要,要想吸引别人,总得先把这个城市建设好,城市漂亮了,房子很高大,人的生活也很富裕,就是最好的宣传。

威海卫从五千的人口到达了两万人,已经达到了城市的饱和状态。

威海卫终于开始接收送往南国的人口,准备了几个月时间,聚齐了三万人,成为了送往南国的第一批人口,时间是1842年3月,各国列强正攻打清王朝最猛烈的时候。

这批人预计到达南国的时间是5月份,王华早就期待已久,希望这批人的到来,有效改善华人人口的情况。

南国迁徙的人口基本上来自华南沿海,其中广东是重点,所以,华人基本上可以分成两大类,广府系和潮州系。这两批人在国内的时候就是相互看不顺眼,总有些意气之争。到了南国也不例外,因为总会发生矛盾,进而引发大规模的争斗,这可忙坏了各地的镇长和县长。

而且,这两类人都喜欢说家乡话,而南国规定的华语他们却不喜欢说,所学的文字也和南国的文字有区别,但是大致可以看懂。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的他们喜欢抱成小群体,抗拒南国的主流文化,说着地方话,行着家族派别的作风,还不如印第安人,会老老实实接受改造,虽然不懂,但是一张白纸一样更好改造,也更容易融入南国这个团体。

最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自以为是,明明只有半瓶水,非得当做一瓶水来看待,别人不这样认为,还不高兴,不乐意,非得别人承认他才行。

这些老百姓把清王朝一些不好的作风和习惯带到了南国,和王华等人心中的想法大相径庭,但是又不能做得太过激,容易引起这些人的抵触。

所以,王华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不同的团体,相互影响和促进,政府在有意引导,就可以朝着王华所想的目标而去。

这第一批北方人就是王华所想的第一步,看看能不能达到相互融合,也可以佐证王华的想法有没有错。

王华特意把这些人安排在麦哲伦海峡的北岸,这一带的地形和气候和北方气候相仿,让他们能够更快的适应。同时,这里也是广东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正好可以让南北两地的华人融合成一体。

今天就是北方华人到达的日期,王华已经在青海市刻意等待。

船进港了,人群开始欢呼起来,船上分批下来一队队的人群,和岸上高兴的人群不一样,船上的人一个个充满了迷茫和苦痛,仿佛是从地狱里刚过来的一样。

王华忙命令把这些人都安置下来,其中青海市一万人,其他两万人会分派到下属的六个县。

等到安置好这些移民之后,王华这才去看望这些人,他特意选了一个年纪和他相仿老人家,更能好好的沟通和交谈。

“老哥哥,你好!”王华客套而礼貌的招呼。

老人坐在新房子中,神态比起刚才,是自如好多,可能是看到这个新家,或者是刚才的一顿美食。

他看着王华,虽然不知道王华是谁,但是多年的人情世故,还是明白王华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或者是个大官。

老人对着王华忙行礼,王华忙拉住他。“老哥哥,不要如此客气,坐下来慢慢说。”

两人坐下,王华已经屏退了随行的人,所以房间中就只有老人一家人。

王华看了一下,一个中年男子,两个中年女子,五个孩子,两男三女,最大十五六岁,最小五六岁。

“老哥哥,怎么称呼?”王华和气地问。

“老朽姓涂,贱名大山。”老者恭敬地说。

“哦,涂老哥。这些都是你家人,给我介绍一下。”王华指着边上站着的众人。

“哦哦。”涂大山忙点头。“这位是我大儿子,这两位是我儿媳妇,这些是我的孙子孙女。”

“两个儿媳妇?”王华有些奇怪。清王朝自然不是一夫一妻,难道这个人家是富贵人家,居然娶了两个老婆。

“对,我有两个儿子。只不过,一个儿子已经……”涂大山的话说不下去了,脸色立即变得忧伤起来。

王华马上猜出了,忙说:“涂老哥,对不起,提起了你的伤心事!”

“不碍事,不碍事。”涂大山有手背擦了一下自己的眼角,忙说。“这些都是过去。我们现在到了这里,一定可以过上好日子的。”

“这个,我可以保证。南国就是你们的新家,你们将不会过担惊受怕的日子。”王华安慰道。

“这敢情好,这敢情好!要是早点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刚有多好。老婆子不会过世,老二也可以活命!可惜,他们永远看不到这个好日子了。呜呜呜。”涂大山说着说着,就不由自主的流下了眼泪。

看着老者如此痛苦的样子,王华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了,大儿子忙过来,低声在老者耳边说了几句话,涂大山这才明白过来,忙向王华道歉。

“没关系,没关系,这种事情落到谁身上,都不免难过。”王华说。“还有,痛苦的事情,千万不要放在心里,说出来反而更好,更能纾解你的情绪。”

“行,那我和你说说。”涂大山平复下自己的心情说。“其实,我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小儿子,因为年少生病,我们没钱医治,无奈的把女儿卖给有钱人做奴婢。可惜,就算我们把卖女儿的钱部拿来医治,也没有救活小儿子。老百姓的生活都是这样,总有孩子因病而逝,有些幼年夭折。好在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还以为终于可以过上好日子,谁知道,天降的灾祸,让我们一家人生死离别,家破人亡。”

“你们被洋鬼子攻击了?”王华猜测问。

“没错。我们是天津人,几代都居住在海边,打鱼为生。”涂大山点头说。“前几年,因为洋鬼子过来攻打天津,我们的房子就受到波及。老婆子当时就想离开,可是我不舍得那点祖业,而且你们南国也救下了整个天津,所以,我们就没有离开。谁知道,洋鬼子还是打了过来,这次比上次更狠,居然特意对着老百姓的房子炮击,我可怜的老婆子当场就死了,二儿子为了救他们一家人也无辜丧命。呜呜呜。”涂大山后悔地说。

他这边说着,另外一边的一个中年妇女和两个孩子已经低声哭泣起来,想必就是二儿子的家人。

大儿子忙示意他老婆过去安慰,他老婆带着那几个人到隔壁房间去了。

“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王华感叹说。

“没错,都是那个洋鬼子该死,他们就应该下地狱!”老者骂道。

“放心,到了这里以后,那些洋鬼子不敢欺负我们。”王华安慰着。

“我知道,我知道,离开威海卫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了那些洋鬼子的军舰,我看到他们远远逃开了,所以,我就知道,我们这趟没有来错。”老者肯定地说。

“对!”王华点头。“对了,你们这些人都和你一样吗?”

“我比起他们来,算是最好了,至少一家人差不多都在,可以团圆。很多人都是单身过来,因为,他们的家人都死掉了,死在炮火中。”

“洋鬼子杀了很多人吗?”王华问。

“杀了很多人。其他地方,我不知道,天津他们至少杀了上万的人,几千个家庭破碎,好多的孩子没有父母,没有住所,没有吃的东西。”

“难道当地官府就没有管?”王华问。

“官老爷怎么会管这些事情,他们正忙着花天酒地,那怕是洋鬼子炮击城市,他们也没有停下享受。”老者叹气说,整个人也是神态落寞。

王华看到老者有些劳累了,还说这些伤心的事,赶紧提出告辞,大儿子恭敬的送王华出门。

大儿子回来,涂老丈就忙问。“我刚刚没说错什么吧?”

“没有!”大儿子说。

“他真的是南国的王主席?”涂老丈不相信的问。

“没错。我在天津见过他,他正是我们的大恩人,他两次救了我们,我们应该好好感激他!”大儿子肯定地说。

“那是当然,我准备给王主席弄个长生牌位,好好跪拜他。”

“恩!”大儿子点头。“爹,我想过了,我要去当兵,听说当兵可以打洋鬼子,我想为娘和二弟报仇。”

“好,你去吧,爹支持你!”涂老丈大声地说。

王华没想到,他走后还有这点插曲,他是深深为百姓所受的苦难而难受,事后,他也调查了一下,正如涂老丈说的一样,来的人一半是家破人亡,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算是家庭完整,一个人都不缺的居然没有一家。

王华想不到,欧洲的侵略对百姓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他不由握紧了拳头,因为他知道,英国不会轻易放过清王朝和南国,所以,他们报仇的机会还有,那时候,王华会让英国人明白,华人不可欺,定会有一日会加倍奉还。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