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 > 我是华人之南美风云 > 二百零一、 工业的兴起

二百零一、 工业的兴起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王华这次在南国停留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也没闲着,而是把工作重心都部扑倒了科学研究上。

不负众望,伏特带领着柯西、伽罗瓦和阿拉果终于爆发了科研的热情,和孙放非等人的配合下,终于研究出了第一个工业革命的核心蒸汽机。

蒸汽机一成功,王华很快指导了研究的方向,分成两组,一组是研究蒸汽机轮船,另外一组是发电机。

发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也称为电气革命,王华他们必须在这点上领先欧洲国家。

现在的他们已经落后于英法美等强国,这些强国基本半只脚步入了工业时代,而他们才刚开始,所以必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上迎头赶上,取得领先优势。

有王华等人后世的眼光,有伏特等人超高的个人能力,再加上还有个现成的驱逐舰可以借鉴,一天天可以见到新的成果。

王华终于结束一天劳累的工作,当他熄灭油灯,准备关门离开的时候,却看到旁边的屋子还亮着灯,一看居然伏特还在。

王华有礼貌的敲门,看到伏特抬头,才问。“我可以进来吗?”

“你还没走!”伏特高兴地说:“快进来,快进来。我正解决了一个问题,正好和你说说。”

“不着急,不着急,你慢慢说。”王华有耐心地说。

伏特就开始细细说起来,他刚刚解决的问题。伏特和阿拉果负责的是发电机的研究,这个正适合伏特。

“这样吧,天色已晚,你估计也没吃什么东西,要不,我们出去找个地方,吃点东西,边吃边说。”王华知道伏特估计能说好久,就提议说。

“你不说,我都没感到肚子饿,你一说真的感到肚里空空。”伏特笑了。

王华也笑了。不过,他心里头也有了一个主意,这样下去可不好,老头子年纪大了,过于投入,不注意保重身体,估计真没几年好活。这个可是个宝贝,可得好好珍惜的。

现在西京市已经很是繁华,城共生活了上万人,作为目前整个南国的中心,也促进了此地的商贸活动。

南国现在的经济制度已经逐渐从大锅饭中脱离出来,发行了简易的货币,生活用品采取自由交易制度,大型的货物则必须由国家统一交易。

没什么吃的东西,就是馒头、包子和豆浆,加上面条,西京的主要粮食是麦类。

“不过,我想不明白,就算我发明了发电机,根据能量转换的道理,我们准备以什么东西要作为资源转换?”伏特说。

“这个你放心,可以转换的资源很大,比如水利、风力,还有煤炭、石油、核电都可以。”王华说。

“那都是什么东西?”伏特惊奇地问。因为他又一次听到了新的名词。

来到南国后,伏特每天都会见识到一些新的东西,听到一些新的事务,让他发现这个世界居然还有那么多精彩神秘的东西。

“以后,我会逐一解释给你听。”王华不知道怎么描述,只好这样说。

“好。”伏特也不深究。

“有了电,以后还有会更多的东西,比如电灯、电视、电冰箱、电风扇、空调,想想就觉得好幸福。”王华看着眼前黑黑的油灯,不由想到后世中的光明。

“那又是什么?”伏特不由又发傻。

“呵呵。”王华笑了。他不能在引导伏特,伏特可是死脑筋,再说下去,他根本就没有精力研究发电机。

送走了伏特,王华想到了刚刚提到的煤炭,西京市这边没有多少矿产,基本都是马岛那边挖掘出来,运送过来的。而且马岛那边是泥煤,含量不高,不适合以后机器的运用,所以眼下需要煤矿的挖掘工作。

如果轮船和发电机都研究出来的话,煤炭就成为最迫切的资源,同时铁矿以及各种金属矿也有着重大的需求。

看来,我得先去挖矿才行。

王华考虑了几天,也想了几天,记得阿根廷矿产最丰富的地方,是内乌肯省,那里是阿根廷的地盘,又过于遥远,显然不适合,那么最近的地方就只有特维尔切省了,那里是地岩地貌,资源尚可。

王华终于决定出发去勘察矿产,也得到了曹元林的同意,当他和张峰辞行的时候。

张峰问:“你又要出去了?”

“对啊,没办法,他们不熟悉地形,就我一个人比较熟悉,不得土陪同前往。”

“这次去哪里?”

“我准备带队沿着大西洋沿岸去特维尔切省看看,我记得这一带富含各种矿产,包括铁矿、铜矿、煤矿等等。”王华想了一下说。

“你怎么不去勘察石油?”张峰好奇的问。

“石油现在勘察出来有用吗,我们连内燃机都没有发明出来。”王华反问。“不是发明不出来,而是我们根本没时间,没人手,只能挑重要的先做。”

“我说呢,你难怪也不发明汽车给我开开!原来是水平没到。”张峰不由轻笑起来。

“不和你废话了,我得早去早回,记得帮我盯着点科技研究的事情。还有,也帮我照顾下我家。”王华吩咐说。

对于家庭,王华真心感到愧疚,因为都是韩小月自己一个人在独自操劳,家中的两个孩子,王华基本没做什么事,所以,导致小儿子对他都不是很亲近。

“你放心。”张峰保证说。

王华带着一行人从西京市出发了,他们这次都骑着自行车,因为这个交通工具最方便,基本的路面都可以使用。

王华虽然离开,但是科学研究却是一点也没停顿,每天都有新的进展。

孙放非是在轮船研究小组的,和他配合的是柯西、伽罗瓦。

其实,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轮船的出现是早晚的事情,孙放非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木制的换成铁制的,把人工换成机器的。

不过,看着简单,做起来就一点也不简单了,需要和制作轮船的工人一起,一点一点解决一个一个难题。

最简单的,需要制作密封的技术,就难倒了他们好多天。还有轮船的体积多大才适合漂浮在水面上,这也得他们花时间一一去实验。

随着轮船的研制,配套的工厂逐一出现了。

一艘轮船,主要是由船体、动力设备、操纵设备、安设备、辅助设备几部分组成,里面又可以细化成上千种东西,如果从具体型号来说,至少也得几万种配件。而这些配件,就是很适合流水线来制作的,这就催生了工厂的发展。

工厂的工人都是法国人以及从法国回来的那些人,带着一批新的工人在熟悉产品的制作。

在这些人集体努力下,轮船渐渐成型,在李家河下游处树立起了一个轮船研究室。

王华的探查工作也是比较顺利,发现了他所需要的煤矿、铁矿,还随便发现了铜矿和金矿其他矿产。

而他的发报机也收到了来自西京市的消息,就是轮船可以试水了。

发报机在伏特的改良下,能够定点发布消息,就是可以一对一发布,也可以一对多发布,但是距离并没有多大改变,还是不能超过5000公里。

收到消息的王华欣喜万分,急匆匆离开探查的队伍,独自赶回了西京市,终于在最后一天给赶上了。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上,李家河下游已经围满了人,包括一些领导,更多是工厂的工人。

现在,西京市单独划出一个工业区,就在李家河河畔,专门制作轮船。轮船工业区又分为两大块,轮船制作区和配件制作区。面积很大,大概有30平方公里,比起整个西京市还大,反正边上都是些空地,先规划进去,省得将来增加。

“你看,你看,轮船开始下水了。”有人低声提醒说,又不敢高声喧哗,怕影响了那些工作的人。

王华是站在最前面的人,他紧盯着,看到轮船终于被放在水面上,撤掉架子后,看到它稳稳的站着。

“哦,哦,哦。”场发生雷鸣的喝彩声。

王华知道下水只是初步成功,试航才是第二步,而远行是第三步,也是真正的成功。

因为不知道轮船会什么时候搁浅,所以他们的轮船是朝上游开的,就算进水了,也可以采用人力拉回岸上来。

轮船在众人的期待中,发出轰响声,烟囱上冒出黑色的浓烟,然后终于像个小孩子一样迈开了手脚,游动起来。

人们随着轮船一起行动,随着轮船越来越快,大家都跑动起来,张峰几个人早有准备,给了王华一辆自行车,沿路追了上去。

轮船很快,甩开了大多数人,只有王华这些有自行车的人追得上,它最后停留在了预定的地方。再过去水深不够,就可能会触礁了。

这一趟距离是十公里,基本满足了试航的标准。

“怎么样?”张峰开心地问。

“居然没有半点问题?”王华很开心,但是也很奇怪。第一次下水就成功,基本说得通,但是第一次试航就成功,感觉想做梦一样。

张峰骄傲地说:“那是当然!”

旁边的孙放非解释说:“其实我们在实验室的水池里实验了无数次,基本没什么问题了,才敢拿出来下水的。”

“原来如此!”王华恍然大悟。“要是航行一定时间后,还没问题的,就真的大功告成了。”

“嗯,起码让它航行个上千公里,该暴露的问题都暴露出来,才能叫真的成功。”孙放非说。

他们这边说着,那艘轮船已经开始在河上调头,往来路开去。

王华等人跟上,正好遇到了后面而来的众人。

接下来的日子,轮船天天在李家河上来回航行,有时候会开到西京市,但是绝对不会开出李家湾,因为河水太深,万一不好沉船的话,连救都救不回来。这还是试验品,总得多试验试验才行。

每天的轮船也成为了西京市新的风景线,每天都会有其他地方人过来观看,好像看稀奇的东西一样。轮船也有时候会充当交通工具,带着西京市的人沿着河流而上,到了终点在回来,这段距离也有二十多公里,方便顺路的人们。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