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 > 我是华人之南美风云 > 一百一十四、 国家的方向

一百一十四、 国家的方向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一天后的傍晚,五艘船满载着物资悄悄的离开了西京港,还是沈天阳带队,只不过多了两艘。

夕阳目送着这些英雄继续前行,同时目送他们离开的还有更多的人,默默无声。

曹元林一直看到船只消失在海面上,才起身往家里的方向走去。

现在的西京市每天都有一个新变化,每天都是新发展,城市除了越来越大以外,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漂亮,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带着饱满的热情和希望。

曹元林感慨的看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城市景象,不觉中已经到了家门口,还没开门,就听到身后有人叫。

“父亲!你回来了。”

听到熟悉的叫声,曹元林慈爱的回过头来。

“今天情况怎么样?哎,小心点,小心点!”

“没关系的父亲,还有一个多月呢。”韩小月笑笑说。“父亲,你怎么才回来,母亲都等你好久了。”

“我不是都说了,不要等我吃晚饭!我事情没个准点。”曹元林抱歉地说。

“晚饭不等你可以,弟弟可是等着你呢!”韩小月接着说。

韩雪为曹家刚添了一个宝宝,韩雪正在做月子,因为王华和赵小东都派去远行,所以,韩小月和韩璐璐姐妹俩都在曹家吃饭,随便帮忙下家务,当然韩小月也是代孕中,所以,基本上的事情都是韩璐璐操办。

说起刚出生的儿子,曹元林充满了幸福感,不仅仅是老来得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华人终于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娶妻生子,落地生根。

他们三百人除了有限的五十来人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娶妻了,很多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这得多亏了,艾森港那批华人的加入,他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解决了40人的婚姻大事,更重要的他们带来了华人浓浓的家族归属感,把华人的影响力逐渐从高层往底层发展,影响了西京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的点点滴滴。

现在,整个南国有华人上千人,包括他们原有的三百人,艾森港和玉鱼聚集地的三百华人,加上嫁娶过来的两百来名印第安女子,还有生育的三百来名的孩子。

华人除了在各个城市留下必要的人员外,都定居在西京市这个中心,所以整个西京市已经形成了浓浓的华人生活气氛,影响着其他居民的生活方式。

虽然这对于整个南国来说是远远不够,但是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特别是王华现在已经去回国的路上,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无数个同胞加入到他们的伟大事业中来。

“父亲,我们进去吧!”韩小月看着发愣的曹元林,提醒到。

“好,好!”曹元林说。“你先进去。小心点。”

曹元林把门关上,抬头正看到韩雪坐在餐桌前等他。“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说做月子,应该待在房里才对。”曹元林关切的说。

“这你就不懂了。做月子可不是就坐着不动,而是应该合理的活动,方便恢复,而且对哺乳有帮助。哎呀,和你一个大老爷们说这些没用,方正我都生了这么多个孩子,比你懂得多。”韩雪温柔地说。

“行!你自己注意就行!”曹元林确实不懂,就老实的坐下。

“父亲,你回来了,那我们开饭了!”韩璐璐把各种饭菜端了上来。

韩小月赶紧上前,准备帮忙。、

韩璐璐忙说。“你给我看下孩子就行了,别给我添乱了。”

韩小月嘻嘻一笑,也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就开始逗弄起那个孩子。孩子已经满周岁了,正是好玩的时候,在韩小月的逗弄下,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一家人开心和睦的吃着晚饭。

“父亲,王华有没有新的情况?”韩小月边吃边问。

这几天,曹元林因为安排新的人员,都没有回家吃饭,韩小月自然没有机会见到,所以,今天忍不住问了。

“他很好,小东也很好。你们两个放心好了!”曹元林抬头看到两姐妹关切的表情,回答道。

“那就好!”韩小月放心了。“父亲,你给我们说说,那些新到的人员情况,那天,我站得远,根本就没看清楚。”

“你啊,就是喜欢凑热闹。”一旁的韩雪说了一句。

“方正也没什么事情,多聊几句吗!”韩小月一点也不怕,笑嘻嘻的说。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曹元林没有韩雪那么严厉,就说起了关于拉帕努伊人的情况,也多说了几句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几个人当做故事听,韩雪却有了反应。“你刚刚说的那个马铃薯应该长什么样子的?”

“是椭圆形,黄黄的,一串一串结在一起,长在地下。”曹元林解释。“怎么,你见过吗?”

“吃起来是不是粉粉的?”

“对!”

“那我好像真的见过!”韩雪点头。

“在哪里见过?”曹元林激动地站了起来。

“我想想啊,应该就是在玉鱼湖那片地方。”韩雪回忆着。“我记得那时候,因为小月他们没有吃的,我就到山上随便找吃的,有吃到过这个东西。不过那片的东西不多,都被我吃完了,而我后来就逃了出来,也没回去看过,也不知道还有没有?”

“放心吧,那东西繁殖力很强,只要出现过,就肯定还在!”曹元林开心地说。“不行,我必须马上把这个事情通知他们,让他们派人去那里寻找。雪,你具体的地方给我描述一下。”

“嗯嗯。在玉鱼市的西南方,大概不到5公里的地方,上面有个山坡。好像我就记得这些。”

“这就足够了。那我先走了!”

曹元林说走就走,大踏步离开了。

三个领导匆匆忙忙聚集在一起,把发现马铃薯这个新任务安排给了玉鱼市的相关人员,当然其他地方也没有松懈,大豆和番薯还没有发现,这两样也都是好东西。

现在各地城市的道路都已经基本铺设完毕,除了刚开工新建的红海湖城市和道路外,其他的城市都是在修整阶段。

所以,现在城市来往的时间就更快了,一天后,派往玉鱼市的人员就回来了,还带来了他们想念的马铃薯。

民以食为天,看到娇艳欲滴,新鲜饱满的马铃薯的叶子和果实,吕梁已经忍不住惊呼一声,而曹元林却和程科兴奋的拥抱了一下。

“这下可好了,主食终于有着落了。”吕梁轻松在靠着椅子坐下。“既然玉鱼市那边都可以栽植,那么其他地方肯定没问题。”

“我们下半年的任务就是栽植马铃薯,在所有地方都实验一下,看看哪里最适合!当然,西京市这片就不要考虑了,小麦我们需要重点考虑。”曹元林提了建议。

“没问题。既然吃的解决了,人应该也快了。吃穿用住行,我们是不是该考虑其他方面?程科,你觉得呢?”吕梁问。

“那当然!”程科点头。“不过,这方面,我不太擅长,你们两个决定就好。”程科笑笑。

“好吧!”吕梁笑了。“那么,元林,你认为我们接下来重点应该是什么?”

“其实重点不重点,我倒认为不重要。我认为先把我们的方向认定清楚,其他的事情都会自动跟随方向调整。”曹元林思虑说。

“嗯。老曹,你说来听听!”程科也有兴趣了。

“我们的目标,现在已经认定清楚了,那就是在南美建立南国,建立属于我们华人的国家。”曹元林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深思熟虑过,说起来头头是道。“而成为国家,就必须有四点。1、首先是主权,他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利,是国家最本质的属性。我们现在的代表大会制度、部长商议制度和各部门管理制度已经基本具备。2、确定的领土,它是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范围。现在,这片巴塔哥尼亚高原还是无主之地,只要我们尽快把这片土地发展起来,就没有其他问题。不过,这个时间比较紧迫,我们需要立下一个时间限制,我个人觉得是最晚在1820年前,因为这个时间,南美已经基本独立建国,特别是我们的近邻智利和阿根廷都是在1820前完成建国任务的。3、人民的统一,他是国家基本要素,也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依靠,没有人的话,一切都是空谈。而这个是我们最急需的,现在,我们定下的目标是回国迁移人口的同时,同化这片领土的印第安居民。4、维护国家完整的政权组织和军事力量,彻底执行国家职能的机构。这个,我们目前尚不完善,随着国家越来越大,我们需要完善这方面的制度,而不仅仅是依靠部门和城市来管理。军事力量我们基本上只能依靠我们带来的军舰,却是杯水车薪,没有发展空间,能够发展的军事力量,却是远远赶不上其他的国家,就是我们的科技短了别人一大段距离。所以,说了以上四点,我认为,我们现在的重点是发展我们的科技和民生的力度,简单来说,就是科技和经济。”

“老曹说得太有道理了!”程科赞同地说。

“那么我们接下来应该加大对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因为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吕梁在负责,他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抓手。

“你觉得呢?”曹元林征询问。前段时间,他发现和吕梁还是有些地方意见不统一,所以,他需要征询吕梁的意见比较好。

“我没问题,其实,我刚想说的重点也就是这两个地方。”吕梁微笑着。“我建议由孟扩西负责科技重点,黄书人负责经济重点。”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程科也没意见,他还希望早点决定,正好回家陪他的老婆,因为老婆正怀孕着,叫他每天都是担心着。别看程科粗狂,但是真的很在意疼爱他的老婆,捧在怀里怕摔了。

“老曹,不喝两杯。”曹元林打趣说。

“他还有那个时间!”吕梁也开玩笑说。

“你们两个都有孩子,就欺负我没孩子!等我孩子生出来,再和你们两个算账。”程科哈哈笑着,转身离开。

曹元林看到老伙伴们都满意离开,也想到了他自己的孩子,不过,他内心深处还有一个孩子,那就是王华。孩子们已经做了那么多,那么好,他们作为父母的需要做得更多,不要等孩子们回来了,反而叫他们失望才行。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