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 > 他改变了大明 > 88.萧条的京师

88.萧条的京师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京师的反腐风暴,同时还暴露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权贵之家,蓄养奴仆超出法定数额。

把一些大事处理完之后,朱皇帝为此,不得不召开了一次廷议。

“旧制,存养奴婢,公、侯之家不过二十人,一品不过十二人,二品不过十人,三品不过八人。如今,一个伯爵之家,奴仆就动辄上千。各罚没文臣之家,也不在少数。庶民之家,也假借家人为名,蓄养奴婢。京师之中,奴婢竟有数万,其中多不农不工不商之辈,这如何中?”

李起元不得不站了出来,大声道:“陛下,良民沦为奴婢,乃是朝廷德政不修所致。还请陛下委一贤臣,派给农具与银两,购买耕牛,专事开荒屯种。待起科之后,便可依照皇庄之例,分期收租,直至其还清积欠,便可赎买地契。”

接下来,李起元就出了他根据皇帝调查到的北直隶土地抛荒情况,做出来的一个屯田的计划。开荒需要很大的投入,单个百姓,当然是没有那个资本的,这笔钱当然只能朝廷来出。

孙承宗等大臣也跟着站了出来,道:“臣附议。”

朱皇帝点了点头,然后道:“此议可行。不过,朕以为,驱人为奴,终归是不妥。今后废除奴籍,官绅富户只得雇人为帮佣,不得假借家人之名,存养奴婢。从今日起,着京师各家,限期一月放奴为良。一月后,若有司查到有人无视朝廷法令,存养奴婢,杖一百。”

良贱制度,这玩意,他当然是不会喜欢的。

接下来,朱皇帝就详细解释了新的规定,完解放了奴婢,将他们视为编户齐民,身份等同于雇工,比起宋代“主仆名分”下的奴婢地位提升,还要更进一步。

同时他还稍加修订了一下大明律有关佣人法律地位的规定,把大明律研究了一遍后,朱皇帝发现这玩意照搬唐律的部分太多,自然也就带来了许多落后反动的东西,当然得纠正过来。

这个提议,一经提出,下面就安静了不少。奴婢,他们哪家没有,皇帝这个命令,可是让他们有些难受。

最终李起元还是带头站了出来,“陛下圣明。”

这个事是事,他们也不认为,皇帝的政令在京师以外的地方,也执行得下去。

朱皇帝当然清楚,解放奴婢这事,可以是任重道远。大明的奴婢,被强逼为奴的倒是不算多,大部分都是从被卖,另外还有大批是自愿投入势家。这完是官吏们横征暴敛,逼得大批百姓没有了活路造成的。

现在,他也暂时只打算逐步把北直隶和辽东两地的问题解决。

奴婢的问题,也得同对北直隶胥吏整肃,以及对荒地的开垦一并进行。

奴婢问题,在他看来,远不是简单的法纪废弛,其中还牵扯到了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相对国朝初的这种大规模的倒退背后,正是因为大明农业长期只有没有多少发展的增长,完抵消了手工业发展带来的进步,使得整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层面都出了大问题。

在了解大明的奴婢制度的同时,朱皇帝又一次仔细研究了一遍大明律。

对于山寨自唐律,所以不得不修改很多条款,结果搞得很多内容甚至都是互相矛盾的大明律,朱皇帝当然是十分不满的。不过,大规模修改法律,颁布民法和刑法,改变中国法律民刑不分的状况,出台其他各种专门法律,这些事,他暂时只能想一想。

动作太大的话,根本不会得到多少支持,完没有可行性,还会严重动摇统治根基。

经过这么一番大折腾,数以千计的文武官员和勋贵外戚落马,京中百姓自然是人人拍手称快。

“工部衙门东厂的番子又光顾了一番,乖乖地,光六品以上的,就抓了几十个。”

“那算啥,刑部连两位侍郎都叫番子抓了。”

在一间茶馆,三个衣着富态的中年人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了好一会,最近又有谁落马了。

“圣天子这一出手,真是痛快,解气。大明这些官老爷们也确实是需要整治一番了。”

“痛快是痛快,可俺这生意真是没法做了。”

“俺以往都是卖给各家贵人,这一回京师富贵人家,少有三成都没了。往后,这日子咋过。”

“别俺们这些做贵人生意的,便是京师各处的商铺,生意都差了许多,街上的人都少了。当今是圣明天子,不过经过这一出,京师怕是十年都缓不过来。”

几个商人坐在茶馆里,一开始还挺高兴地谈起这一次的大清洗,为皇帝的大杀特杀拍手叫好,不过很快,一提到自家的生意,他们脸上都露出了苦色。

在拍手称快过后,所有人很快都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往日还算繁华的京师,在这一次整肃过后,瞬间就冷清了很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家青楼。往日里那些出手阔绰的公子哥们,如今不是被流放,就是还在监牢里,剩下那些,在京师高压恐怖的气氛下,也都被吓得不敢出门。

那些高档青楼,现在都可以是门可罗雀,青楼里老鸨们和名妓们,都是整日枯坐,差不多个个都在心里暗骂狗皇帝瞎折腾。

大量的奴婢被兵丁看管着,送去北直隶各地开荒垦种,也一下就把京城的人数量给削减了不少,京师的商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

对于京师的这种萧条景象,朱皇帝是一点都不在意的。京师往日的繁荣,完是畸形病态的,这种繁华完是靠吸血整个国家,挖大明的墙角得来的。

现在这种状况,就是他想要的。过多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在一个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花费数月从南方运来大量粮食的地方聚集,实在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南方如今态度不明,京师随时可能面临断粮危险的情况下,他就更想把京城的人往外赶一部分。

央行成立后不久,朱皇帝就再次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给京师和北直隶官员和胥吏加薪,在会议上,他直接丢出了加薪方案,加薪幅度从每月一两到十两不等,主要是给胥吏和低级官员加薪。

“陛下,如今太仓账下的银钱,只是意外之财,为长远计,必不可如此。”

“陛下,万万不可。”

户部尚书汪应蛟和一众比较正直的官员,对此当然是十分反对,尽管这样会得罪不少的官员。

“各位卿家,可知底层官员与胥吏,俸禄是多少?”

着,朱皇帝很快列出了一堆数据,还有京师的物价数据。

“如此微博的俸禄,在京师中如何养家?都胥吏奸滑,臣枉法,朕以为,一些人未必愿意贪赃枉法,不过是为生计所迫,不得已而为。至于朝廷财计之事,各位卿家无需担忧,朕自有分寸。”

皇帝对此十分坚持,汪应蛟等大臣最终只好捏着鼻子认了,无奈地看着朝廷又增加了一笔不算太的开支。

这倒不是朱皇帝要搞高薪养廉,他也从来都不认为,大明官员们也不是因为俸禄少才贪得那么狠,文官几乎个个都有大把的田地,哪里是因为俸禄少才会贪污。只不过砍了那些官员的灰色收入之后,大明官员们的工资确实太低,特别是那些胥吏。想要马儿跑,就总得给点草吃。

以大明的财政收入,多这么一笔开支,当然是不怎么养得起的。不过,抄家了那么多勋贵和文官,他现在有的是银子,等整肃完成,光是把盐政和漕运整顿好,再把供养藩王的支出砍上一刀,增加的收益给这些官员开工资就够。

更不要,诸多新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中。

大范围的抓捕工作,一直持续到了天启四年二月下旬。

在初期的恐吓过后,朱皇帝也没怎么杀人,也不喜欢搞大规模的诛连。让教坊司的官员尤为不爽的是,这位皇帝那么喜欢抄家,就是不喜欢把犯官家人送去他们那里。这位陛下,待武夫士卒是真好,犯官家的女子都赐给了有功将士。

这样的举动,算是让大伙们看出,当今虽与太祖极为相似,但和太祖还是不一样的。

对中枢和北直隶的初步清洗完成之后,朱皇帝下一步工作,当然也不会是继续种田。

他很清楚,九边那些军头可是不会束手等死的,一早就做好了打仗和动乱带来承受极大损失的准备。***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