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报捷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由于建奴步兵所剩无几,剩下的建奴就跑得足够快。东江军也不敢追得太狠,对建奴残兵的追击,只持续了三天,最远的一路追出三百里远,期间还顺手分兵拿下了岫岩。</p>

当捷报在南关岭之战后第二天抵达登州时,朱童蒙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p>

野战取胜,一战歼灭真夷4000多,几乎是尽灭建奴来犯步兵,只让建奴的骑兵大部逃走。</p>

这位沈总兵以往貌似没有把战功虚报得这么吓人过?这要是虚报得多了,朝廷追究下来,如何是好!?</p>

这位登莱巡抚立刻就坐不住了,随即下令登莱水师出动,他要亲自前往旅顺查看。</p>

到达旅顺口后,朱童蒙随即看了看,发现这里根本就没发生过战斗。看来这东江军是真发疯,跑到南关岭去迎战东虏了。不过,他此时还是不大相信,东江军能在野战中战胜建奴。</p>

东江一干武将,没有任务的,都来到了港口迎候朱童蒙,除了沈有容,人人都只得向巡抚大人磕头见礼。</p>

沈有容此时的官衔是钦差平辽便宜行事挂征虏前锋将军印提督辽南军务总兵官,有了个钦差头衔,他要向人自称下官向人下跪,除了皇帝,也没人受得起。</p>

“沈军门,此战情形如何,可要细细与本官讲来。”</p>

他此时也不好说沈有容虚冒战功,这个话太得罪人,这个武夫可是皇帝跟前的红人,能不得罪他便不会轻易得罪。</p>

“巡抚莫急,此战详情,本将自会慢慢讲来。还请巡抚移步城中,前去查看此战缴获建奴旗号印信等物。”</p>

从港口到旅顺南城也没多远,朱童蒙很快就停步,饶有兴致地看了看眼前这座形状奇特的城堡。</p>

“这便是泰西棱堡?”</p>

“巡抚好眼力,此堡配合火器作战,若是守军补给充足,将士用命,只需两千余人坚守城中,若敌方无重炮,纵使有千万兵马,一时也难以攻克。”</p>

两人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话题,开始讨论起棱堡的好处。</p>

一到旅顺口南城,朱童蒙很快就在总兵府里看到了一大片的旗帜。</p>

这位巡抚也是对建奴的体制,以及旗号模样有些了解的。</p>

好家伙,光是缴获的固山额真大旗就有3面,甲喇额真大旗也有8面,牛录额真旗20多面。东事以来,我大明还没……</p>

不,这位去年连旗主都活捉了一个,这功劳,放在他身上,也不是怪事。</p>

到了此时,朱童蒙脸上的神色总算是舒展开来。</p>

“此战,我军三更做饭,五更不到军用食完毕,便杀出大营……”</p>

沈有容也开始讲述详细的战斗过程。</p>

当登莱巡抚朱童蒙来到南关岭时,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人头堆起来的小山。</p>

看起来这位沈总兵,杀性甚重啊。</p>

他不知道的是,沈有容这是满足皇帝的心愿,因为皇帝曾经对沈有容说过,他认为筑京观是个好主意。</p>

朱童蒙已经验过了那一堆缴获的各色旗帜,看过了好几十个牛录额真的贵人,对这一战的大胜,早就没有任何怀疑。过来看看,不过是走个过场。</p>

“沈军门此战,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风,当为东事以来,第一大功!”</p>

“此战赖熊经略与朱巡抚运筹幄,又兼将士用命,方能有此大胜。本将不敢居功。”</p>

朱童蒙也是深为辽东失陷忧心,这一战之后,东虏已经不再有什么威胁,让他彻底放下心来,他本人还能沾光加官晋爵,如何能叫他不高兴。</p>

“此战之后,建奴已无进取之力,平辽可期。沈军门功在社稷,不必过于自谦。本官这便为沈军门与诸位将士报功。来人,将本官带来的活羊都宰了,今日本官要代朝廷先行犒赏有功将士。”</p>

周围一众武将,很快老实地跪地磕头,叩谢朝廷的恩典。</p>

三天后,大捷的消息传到了登莱。</p>

滞留登莱的辽民,无不喜极而泣。登莱官绅百姓,也是欣喜若狂。</p>

经过初步统计,此役共歼灭建奴真夷4784人,歼随军出征的汉军,击杀和俘虏建奴中高级贵族加起来,共计固山额真3人,甲喇额真5人,牛录额真28人,虏酋努尔哈赤死于逃亡路上。缴获战马317匹,运输用骡马942匹,大车82辆,解救两万四千多百姓和包衣,缴获兵器甲胄无数。</p>

此外,由于建奴带走了尸体,东江军并不确定建奴那次炸营的损失。</p>

东江军此战阵亡474人,重伤89人,其中67人不治身亡,轻伤730人。阵亡千总2人,副千总3人,百总7人,副百总4人,算上伤重不治的,共计阵亡军官和士官77人。</p>

除此之外,阵前反正的汉军伤亡134人,包衣无法计算。</p>

这一战东江骑兵和骑马步兵部队伤亡尤其惨重,一半的伤亡都来自这两只部队,两个骑兵营,这一次战斗减员就达到了120多,损失逼近一个中队,战斗力也受到了一些影响。</p>

一场大胜过后,朱皇帝高兴之余,却是有点犯难。</p>

胜利之后,东江军和广宁军能不能精诚合作,好好趁胜收复辽东,都是个大问题。</p>

虽说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各路明军互相拖后腿,最后搞出阴沟里翻船的几率还是有的。</p>

朱皇帝可是很清楚,大明各只军队之间的关系,实在是称不上好。</p>

不说广宁和东江两个大系统之间,广宁军也只是一个非正式的名词,驻守在广宁的明军各处的兵马都有,不同军镇之间的矛盾也是极大,只是守城的时候暂时还看不大出来而已。</p>

除此之外,这一次的胜利,在政治上引发的问题也更大。</p>

进军辽东之后,东江镇也没有理由保持当下这种不受文官政府节制的地位。</p>

这一战过后,基本上,就是图穷匕现的局面。</p>

勇卫营几经抽调,现在就一万多人,也就勉强能控制京城。辽东和京师地区的存粮也明显不够。</p>

要马上掀桌子实力还不大够,一个搞不好,建奴也可能死灰复燃。</p>

一大堆让人头疼的问题,瞬间就冲淡了喜悦。</p>

一时间,他都开始在抱怨,鞑子太不经打。丝毫没有反省自己高估了敌军的战斗力,给东江军准备的火力太过丧心病狂,才使得自己陷入了困境。</p>

考虑了半天,也拿想不出什么靠谱的办法之后,朱皇帝只好放弃思考,决定先灭了建奴,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p>

求推荐</p>

</br></p>

</br></p>

Ps:书友们,我是万古大咸鱼,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p>

</br></p>

</br></p>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