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靖王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宋霖吃饭速度比较快,三两下就见了底。“娘,我还有些东西没买齐,去街上看看,顺便去铺子瞧瞧。”

宋孟氏叹了口气,只得点头。“成,你快去快回。”

叶欢见宋霖起身,忙也跟着站起来去屋子里取了个荷包出来塞到他的手里。

宋霖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我带的钱够了。”

“出门在外,多带一些总不会错的。”宋霖身上带没带钱,她比谁都清楚。

宋霖扯了扯嘴角,二话没说将荷包收进了口袋里。

宋霖踏出院子,宋孟氏也跟着放了碗。

叶欢见她碗里的饭还剩一多半,忍不住问道:“娘,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宋孟氏唉了一声,说道:“宋霖马上就要北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儿子是他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就算表现的在再平静,心里也是不舍的。

叶欢放下筷子,耐着性子劝道:“如今天下太平,没什么战事,想必可以时常回来看看的。”

军营里兵蛋子跟衙门里的官差一样,都是拿俸禄的,自然就有休沐日。就算不多,但一个月总有那么一两天是跑不掉的。打起仗来的时候,自然是没时间休养生息,但闲下来,那些被战事耽搁的休沐日是可以连起来一起补的。很多离家远的将士,每年都把假攒到一起,回一趟家是绰绰有余的。

宋孟氏瞧了叶欢一眼,没想到她竟也知道这些。“你打哪儿听来的这些?”

叶欢笑了笑,道:“听隔壁的王婶子说的。”

原来,隔壁的王婶子是外地嫁过来的,娘家的兄弟姐妹众多,日子过得清苦。为了减轻负担,头上两个哥哥不得不去投了军,这一走就是好些年。听王大婶子自个儿说,她家兄弟多年没有音信,还以为死在战场上了呢。后来某一天突然回来了,说是打起仗来东奔西跑的,根本就无暇托人给家里带信儿。因为没有仗打,上官就将准了他们回乡探亲。

叶欢时常跟王婶子一起洗衣裳,偶尔听她念叨过,所以便记在了心上。

宋孟氏见她连这个都打听清楚了,不禁对儿媳妇刮目相看。这门亲事刚定下的时候,她还有那么一丝犹豫。尽管叶欢是个好的,既能干又懂事,打着灯笼都难找,可到底是出身农家,能有多少见识?纵然能在一起过日子,可儿子是个抱负远大的,将来前途无忧。待有了官职,少不得要出门应酬,叶欢虽说识得几个大字,可与官家出身的闺秀到底还是差了一大截,到时候难免会被人看轻。

宋孟氏自个儿就是官家千金,知道官场上的你来我往并不简单,半点儿都不比战场来的轻松。叶欢这样的性子,在这偏远的小地方还算是不错的,可真正到了大宅门就不够看了。

叶欢见宋孟氏眼底的神色忽明忽暗,忽然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鉴于前世的经验,叶欢也算是对察言观色很有一套。宋孟氏这神态,分明就是对她有所不满。纵然这种不满还不到厌恶的地步,可到底还是生出嫌隙来了。

或许是觉得盯着叶欢看得太久了,宋孟氏这才将目光收了回来。“吃完饭,你替我去针线铺子帮我拿些丝线回来吧。”

叶欢不知道哪里让婆母不高兴了,忙不迭的应了。

说完,也顾不上吃没吃饱,心不在焉的扒了两口就放了筷子。

收拾好碗筷,宋孟氏便将绣好一对枕套几个香囊拿了出来。“这些东西拿去余记喜铺,价格已经跟掌柜的说好了,你收了钱就是,其他的不必多问。”

叶欢哎了一声,小心翼翼的将东西包好。

宋孟氏的针线活儿是做的真好,不管是样式还是图案,都比别人做的精致耐看。那枕套上头绣的鸳鸯,香囊上的梅兰竹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有生命似的,格外的打眼。叶欢只瞥了一眼,就喜欢得不得了。想起宋孟氏之前的身份,叶欢顿时了然。

那些高门大户的闺秀,平日里为了修身养性,大多都是要学些琴棋书画针线之类的东西,虽不至于靠这些技艺养家糊口,但

你现在所看的《农女当家:俏寡妇,你男人回来了》104靖王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农女当家:俏寡妇,你男人回来了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