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 > 永世帝唐 > 第三百四十三章:行路艰难

第三百四十三章:行路艰难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古人云得好啊:聚沙成堆、积腋成裘。

搞定了颜氏,殷清风谋划的版图就又多了一角。

搅动魏晋南北朝隋唐六百余年风云的各大世家望族,随着李唐的倒下,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只剩下往日的辉煌可以追惜,但历代都不争名夺利的颜氏家族却是长存的。

人活得久了就有威望了。颜氏不但“活得久”,而且还顶着孔子门徒家族的桂冠活着。在孔子还没被皇权封赏之前、在孔氏家族还没崛起前,颜氏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

“以德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源头来自于孔子。

他认为法律和刑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在法律之外,百姓的道德面貌、道德思想和道德素质将是维护社会秩序中很好的补充,甚至要高于依法治国。

他的这个理论,经过历代演变后,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求国家的所有官吏及一切行政人员,不论是通过何种方式遴选和任命的,都必须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所谓“有道德”,就是注意“修身”,即随时随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家庭中,要孝敬父母;在孝敬父母的同时,还要“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应当帮助他人和关心社会,最重要的是忠于国家及其根本利益。

第二,要求统治者对“道德”必须身体力行,即以自己的榜样和模范行动,来影响广大的老百姓。

所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及“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十分重视道德感、羞耻心在人的行为中的作用。

正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人们只有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从内心中构筑起抵御一切诱惑的坚固防线。

第四,强调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必须充分运用道德激励的方法,通过道德教育,使道德在改善社会风气、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孔子说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化和激励作用,强调道德教育、道德感化的重要意义。

当然,这些话是不是孔子的原话,还是后人解读出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殷清风相信,以中华文明的底蕴,的确可以将大汉民族变成一个遵守道德要高于遵守法律的民族。

相比较其他文明而言,中国人讲究“荣辱”二字,也讲究“家族”二字。生活在这个年代的每一个人的每一言一行,代表着是他们出身的家族的形象。

所以,一人的行为是否得当,就不单纯是他个人荣辱的事情那么简单,而是要牵扯到他身后的家族。那么,从家族的角度去约束一个人,比从法律的角度去约束一个人就更有效果。

殷清风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鼓动颜氏家族出面来做一个模范表率的。其方法,就是添加了他私货的《颜氏家训》。

当然,只凭一本几千字的《颜氏家训》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没有《颜氏家训》的刊行天下,他接下来的动作就没法做了。

未来要刊印的《颜氏家训》,除了他之前给颜思鲁的《道德篇》和《惩戒篇》外,还要有更改过的内容。合二为一之后,《颜氏家训》才能起到他想要的效果。

得到颜之推的手稿后,殷清风在授课之余便着手按照自己的意志修改和增添内容。

这一日的课程结束后,殷清风带着自己的妞儿们向外走时,迎面碰上了回东宫的李世民。

“侄儿拜见叔叔。”“拜见太子殿下。”

李世民有些精神恍惚。他随口应了一句,继续往里走。

殷清风看向李晋安。李世民小声说道:“殿下为朝堂上的事忧心。”说完,他匆匆跟上李世民的步伐。

当皇帝哪有轻松的?所以,殷清风也不操那个闲心。有那闲功夫还不如回家和美妞儿们耍流氓呢。

“等等!”

殷清风几人刚迈步,李世民从身后喊道。

李世民冲殷清风招招手,然后对月眉等人说道:“你们几个先回去,我和清风说说话。”

殷清风向美妞儿们挥下手,快速走向李世民。

“跟我来。”

李世民转身往里走。

殷清风再次看向李晋安。

李晋安想了下,轻声说道:“兵部运往山东的兵械船,沉没了三艘。”

沉船了?

这个季节是枯水期,就算船沉了,派人打捞不就行了?至于一副爹死娘嫁人的鬼样子吗?堂堂大唐还负担不起几艘船的费用?

难道...这沉船的背后还有什么阴谋不成?

他有心想知道更多内情,可李晋安却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

到了熟悉的书房,李世民又是惆怅了一会儿才说道:“长安东去洛阳,陆路难行,水路也难行。这次留下你,便是想问问你可有良策?”

殷清风一路上还琢磨沉船的事情里面是否含有阴谋呢,听李世民这么一问,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儿。他问道:“不知水泥路现在铺到哪里了?”

李晋安将地图铺到桌子上,李世民指着地图说道:“才过函谷关。”

唐朝的八百里秦川虽然是狭长地横卧与南北两排山峰之间的“百二河山”,但其富于天下十居其六。可都城的首要原则是天下居中,这个居中不但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心,它要确保对最富庶地区有着便利交通和快捷控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安并不适合作为都城。

关中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金锁关,虽易守难攻不假,却也意味着出行艰难。

从长安往东,出了潼关沿着黄河南岸东去不久,就要踏入崤山山脉以及著名的关隘:函谷关。

崤山横亘在黄河和洛河间,长一百六十余公里,海拔大多在一千五百米以上,且山峰陡峭矗立。

作为一座山脉,崤山当然孕育了众多的河流,这些河流的中上游下切的作用强烈,在山区内形成许多深窄的v形谷、深切u型谷等,将山坡形态变得复杂多样不说,那些山谷的坡度一般都在三十度左右。

但,不管地形多么复杂,这里确是关中与关东地区唯一的陆路通道。如果不想从这里走,就只能从三晋大地绕向河北然后南下,或者是从蓝田关南下襄阳再北上。

这段路有多难走?以函谷古道为例。

函谷古道东起弘农涧西岸的函谷关东门,横穿关城向西,长十五公里。

路程不长,但古道两边的谷深在五十至七十米之间,谷底宽十米左右,窄处只有两三米,谷岸坡度四十到八十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

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古书上说函谷关道“车不分轨,马不并辔”,“一泥丸而东封函谷”。

&nbsp

你现在所看的《永世帝唐》第三百四十三章:行路艰难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永世帝唐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