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 > 永世帝唐 > 第一百零二章:未来五年(六)

第一百零二章:未来五年(六)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李世民很头疼,怎么殷清风每次都要挑战阿耶的威信?而且,这样做真的没有隐患?

“就算三品以上的官员和勋爵去经商,能带动商业发展。可你考虑过没有,他们当中随便的哪一个,势力都够强横的。你真确定不是在养虎为患?

而且,以他们那么骄横的性子,真的能乖乖的交税?”

对于李世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关键,殷清风心里真是挺佩服他的。但李世民还没想到,这世上还有官商勾结一说。

而且,让高等级的官员去经商,何止是有养虎为患这一个隐患,

早有对策的殷清风缓缓的说道:“第一,他们想要加盟,就必须要出一定数量的加盟费,而小侄只收存折。这从侧面支持了铜钱兑换的开展。

等他们经商了,就会知道存折的存在是多么便利。到那时,他们不但不会阻拦,反而会支持银行的开展。

第二,他们想加盟,必须保证在未来朝堂要收取商业税的时候,如数缴纳。否则,加盟保证金不退还。而且,等加盟期过了之后,小侄会拒绝再与其合作。

第三,叔叔担心他们的实力得到增强后,会联合起来推翻李唐的统治,小侄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对应的办法,小侄还需完善。

第四,三品以上的官员能加盟小侄的产业,众多低等级的官员势必会心存不满。所以,小侄请叔叔奏请圣人,从明年开始给各级官员增加俸禄。”

李世民琢磨了一会儿,也学着殷清风的样子,屈起手指头问道:“第一,商税具体怎么收?第二,你不担心他们联合起来反过来逼迫你吗?第三,增加俸禄,具体加多少?”

“关于商业税的收取,小侄的设想有两种,一种是每个月经营额低于二十贯的商家,只缴纳五百文的管理费。

这种商家的数量不会很多,他们赚取的收益也不多,就没必要收太多的费用。

高于每月二十贯的,税收比例为十五税一。举例来说,他们的经营额是一百五十贯,就要缴纳十五贯钱为税。

但是,不管是种菜的菜农进城卖菜,还是农户将粮食卖给粮铺,都不能收取费用。否则,他们只能提高菜价和粮价去贩卖。最终只能是城里的居民,拿出更多的钱财去果腹。”

李世民点点头,认同这个谏议。

“另外,小侄会组织一些人手,专门检查那些加盟商是否如期如数的缴纳商税。如果他们不缴或少缴,小侄会有一定的惩罚措施。

至于,那些人想要联合起来逼迫小侄,小侄不是很担心。再过几年,小侄也是驸马都尉了。逼迫小侄,就是让皇家难堪。

而且,小侄目前的产业只有滋味楼、仙居坊和妩媚坊三个,但以后还会增加。他们想向小侄发难,小侄随时欢迎。不但小侄可以光明正大的扣下他们的加盟金,那些没有得到加盟机会的家族,更愿意站在小侄这边对抗那些发难者。

总之,他们想以势压人,则有叔叔出面,他们想以商业手段对抗,那小侄更是不怕了。

再说了,小侄的这些产业里,可是有皇室的两成份子。逼迫小侄,就是与皇室做对。”

“有皇室的两成份子?”

李世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殷清风的产业与皇室有什么关系。

“叔叔可曾记得小侄提到过几次国库与内藏的话?”

李世民点点头。

“小侄愿意拿出两成份子分给皇室,自然是有目的。”

李世民好奇了。

虽然殷清风不止一次的说起,包括刚才说到宦官的时候,也说了这样的话,但他一直没在意。难道,这里也有什么深意,或者是会影响到帝国是否能做到永世?

“从大禹将帝位传给夏启开始,每朝每代的君王都将江山社稷视为私产。于是,有了家天下的说法。

家天下的一个表现,包括君王在用度和享受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国库与内藏是有区别。

以汉武帝为例。赤眉军两次掘开茂陵后,成千上万的士卒搬取陵中宝物。搬了几十天,但“陵中物仍不能减半”。

首先,这些世家罕见的宝物如何得来的?第二,如果将这些宝物留给后来的帝王,刘汉江山会不会被取代,或者是晚一些被取代?

小侄从史书中得之,历代都没有制定一个律法,在用度方面去约束君王。没有约束,君王便会为了能享受到瑶台琼室、玉杯象箸、熊蹯豹胎,酒池肉林,而随意挥霍天下之财。

每一年税收是有限的,而君王的享乐是无限的。不加节制的享乐,不但消耗了本该用于国计民生的财富,更让君王无心治理天下。

有道‘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又道‘上为之,下效之。’

君王在宫中骄#奢#淫#逸,宫外必然是一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象。

小侄不反对皇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享受。但是,小侄不赞同,皇室没有节制的挥霍。

制定一个政令,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更是要为后世着想。

若是从当今圣人开始,每代圣人都生前挥霍无度、身后陪葬巨量财富。小侄敢断言,大唐江山最多存在两百年至三百年。

所以,一定要明确规定,国库的钱财只能用于天下黎民。皇室成员的用度,只能取之于内藏。

小侄不知每年税收之后,有多少钱财从国库转到内藏,但小侄谏议最多为两成。若是大唐兴盛了,皇室就多享用一些,税收少了,就俭朴一些。

但是,随着皇室成员的增加,由国库转到内藏的钱财,必然不能保证所有成员都得到应有的享受。所以,小侄愿意将产业的两成捐献给大唐皇室。

只是,这两成捐献给皇室后,皇室不得参与管理。”

李世民思索了一阵后,凝重的说道:“你这个谏议很好。但是,只得到两成的税收,是不是太少了?毕竟,这是一个长久的律令。”

“不在于是两成还是四成,关键是看总的税收是多少。如果是两千万贯的四成,和两亿贯的一成,叔叔选哪个?”

李世民沉默的点点头,过了一会儿他问道:“你让官员去经商,你又向皇室捐献,那皇室可不可以经商?”

殷清风摇摇头,“小侄不建议皇室去经商?”

“哦?为何不可?难道只有皇室的寒酸,才能显示圣人的贤明?”

李世民有些想不通了,你们都能经商,凭啥不让皇室参与其中?

“皇室去经商,只有一利却有百害。”

李世民这时不是想不通的问题了,而是有些不悦了。你们经商就利国利民,皇室去经商就祸国殃民了?

“以小侄为例。

小侄在扬州城外看中了一片土地,或者是在城中想要开设商铺。因为小侄打着为皇室谋财的旗号,谁敢阻拦?哪个官员敢不奉承?

于是,不管这片土地、这些商铺原先属于谁,小侄会用很少的代价,甚至一文钱都不用出,就能得到。

然后小侄会怎么做呢?小侄会上禀其中的五分之一归皇室所有,其余的被小侄据为己有,或者拿出一部分去收买人心。

请问叔叔,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

李世民沉默了。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