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 > 永世帝唐 > 第四百零四章:太子赐字

第四百零四章:太子赐字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殷清风望着远去的马车,冷笑几声转身进门。

包藏祸心的老东西,这是不甘心向他殷小爷低过头啊。成,咱慢慢来。

虽然没在官场混过,也没看过宫斗戏的肥皂剧,但他的智商还在线。

裴寂此来的目的,无非是从王度那里打听不到什么,又好奇无比,所以就豁上老脸跑来相问,顺便再看看能不能也占到点儿便宜。

我呸!

如此一来,某个小计划要提前一点点了,省得某人还要费尽心思的给他编造谣言。

翌日,殷清风拎着两个木匣子去找耙耳朵。

结果一打听,人家没回来。再一打听,长孙氏正和一帮子后宫娘们儿在打麻将。

他制止住要给长孙氏通报的内侍,就在书房外的走廊里干等着。

这个冬天只下了两场雪,空气虽不寒冷但有些干燥。想想两年后的春季大旱,他不由得祈祷关中地区的水渠和水井已经修建到位了。

但这个旱情不会因为修建了水渠和水井而消失,最多就是造成一些恐慌而已。

不过杜伏威正好可以借着这个功劳,正式的走进朝堂。

便宜老爹在军事学院掌管钱财,杜伏威掌管文官监察,以后自家的国公府可就牛掰了。

好在两座国公府近期都没有联姻的可能。

由联姻和嫡庶制,古人产生一种惯性的思维:非联姻的两个家族,关系不会太铁。

所以,耙耳朵也不用担心他的势力坐大。

但杜伏威那里就有些棘手了。

杜伏威是从一品的国公,以后还要当从三品的御史大夫,再有二十四个学院教官的义子,他才是耙耳朵首要防备的人。

而杜伏威和他又是盟兄弟,就难怪杜伏威时刻想着如何安全快速的逃离长安了。

所以啊,两府的身家生命可全压在他身上了。

担子重啊

“怎么在这里傻站着?你婶婶没召见你?”

召见呵呵,召见。不管小爷拍你多少马屁,不管你表面上对小爷多么亲切,一个“召见”就暴露了小爷在你心里的地位。

殷清风回身抱拳,“是侄儿想尽早拜见叔叔,就没去打扰婶婶。”

他瞬间有了一丝明悟。

从穿越之初的苦索谋生之路,到决定改造唐朝,三年过后,他已经接近他当初的小目标了。

他给耙耳朵献上的那些治国之策:农业、军事、交通、稳固皇权等,只要他能慢慢落实慢慢巩固,他相信,这绝对是非常完美的国家状态。

剩下他还最想做的工商业、教育、道德和思想启蒙等,若是没有小命儿去完成,他也没什么遗憾。

他现在对耙耳朵对大唐的江山有用,耙耳朵才对他“和蔼可亲”,若是哪天认为他没用了,或是无力驾驭了,他也就没命了。

但有一点他相信,耙耳朵不会把他的子嗣都杀绝喽。

那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又何必惶惶终日?

他来过,也留下了痕迹,足矣

李世民的脚步不明显的停滞了一下,又若无其事的踏上了台阶。

他感觉,就在殷清风说话的一刹那间,他的身上似乎有什么不同了,可又说不上来。

毫不掩饰的打量着殷清风,李世民说道:“这么急着见我,莫非是要献上你手中之物。”

殷清风先向李晋安拱手行礼,“小侄拜见晋安叔叔。”再面对李世民,“叔叔睿智,就知瞒不过叔叔的慧眼。”

李世民和李晋安各自一愣。

李世民默认李晋安和殷清风叔侄关系,但也只是默认,殷清风在他面前也从不主动尊称李晋安。今日这是怎么了,他以往那种谨慎劲儿呢?就不怕他疑心他勾结内侍?

李晋安愣神之后,心中暗暗着急。这小子又要闹什么?提醒多少次了太子殿下的疑心最重了!不要命了啊

李世民哈哈一笑,走进书房。

就算他心中疑惑再多,也不能当面询问殷清风。等殷清风走了,他再慢慢思索其中的原因。

见李世民进去了,李晋安上前拽住殷清风,轻声叱道:“失心疯了你!”

殷清风拍了下他的肩膀,送上一个大大的笑脸后跟在李世民的身后。

李晋安无奈的在原地跺了下脚,也跟了进去。

李世民隐蔽的瞥了眼那“叔侄俩”,不动声色的坐下,“快快献上来,让我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宝贝。”

殷清风把木匣子放在书桌上,打开。

“嘶”

这种样式的书他也在殷清风的书房里见过,但现在还是有些震惊。

李世民伸手抢过去。

青蓝色的封面上左上角有一处长条状的留白,印着“毛诗”二字。他认识,这是欧阳询的字体。

翻看第一页,上面印着:本书由颜思鲁、颜师古、颜相时、颜勤礼、颜育德、颜万石、马周勘定。若有不尽之处,敬请斧正。

颜氏父子叔侄他也知道,这马周的才能竟然和他们比肩?

翻开第二页,是毛诗的序言。

“诗”是此书之名,“毛”者,传诗人姓,既有齐、鲁、韩三家,故题姓以别之,或云小毛公。加“毛诗”二字,又云河閒献王所加,故大题在下。案:马融、卢植、郑玄注三礼,并大题在下,班固汉书、陈寿三国志题亦然。国风,国者总谓十五国,风者诸侯之诗。从关雎至驺虞二十五篇,谓之“正风”。

再翻一页,就是论语的首篇关雎篇了。

又翻了翻,觉得没什么出奇的,李世民看向殷清风。

殷清风又递给他一本。

依然是毛诗,前面的封面和第一页也都相同。第二页印着是标点符号的说明。

李世民心里一跳,翻看下一页。

果然,是经过断句的关雎篇。

他忍不住的阅读起来,并按照他以前学习过的断句去比较。

“咳咳,叔叔。”

殷清风当然不能等李世民把毛诗都看一遍。

李世n犹未尽的抬起头。

殷清风指着桌面上分列好的两排书说道:“这是科举取士考校的书籍,分有断句和无断句两种版本。”

宋明时期的科举可能考的是四书五经,但唐朝考的是毛诗、礼记、周易、尚书和春秋五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永世帝唐》,“热度网文或者”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