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5节 援蔡闹剧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5节 援蔡闹剧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中行寅回去后对范鞅道:“元帅,主公说要替蔡国去教训楚国。但是,现在我们晋国本就有隐忧,象齐国、郑国、卫国这些国家,别看现在都参加了盟会,其实都是心怀鬼胎,都巴不得我们晋国出点事呢。

据情报,中山戎狄正蠢蠢欲动,已经开始集结军队了。如果我们与楚国的战争陷入胶着,那中山戎狄部落肯定趁虚进攻晋国,到时晋国就麻烦大了。

貌似上天都不同意讨伐楚国,元帅你看,大雨已经下了好多天了,到处山洪爆发,冲毁道路,汉水暴涨,此时讨伐楚国,我看难度很大。

再说,弭兵会盟,我们晋国与楚国那都是签约国,双方已经缔结了和平协议,如果此时讨伐楚国,那便背弃盟约。放着中山那里的敌人不去征伐,却要为别人开启与友好强国的战端,我认为不妥。请元帅无论如何说服主公,先平定中山为上,伐楚当徐徐图之。”

对于军事,范鞅可谓是全外行,而中行寅却是军事世家。其父亲中行吴在世时,那可是当时威震江湖的名将,灭鼓国肥国,伐鲜虞至中人,灭陆浑,救陈等等,百战百胜。中行寅显然具有遗传于父亲的军事谋略。

对于中行寅这位晋国权力斗争阵营中的铁杆盟友,范鞅当然得高度重视他的意见。很显然,中行寅反对为蔡国讨伐楚国。再说,中行寅提供的中山戎狄准备进犯晋国的情报必须高度重视,因为中山戎狄一旦入侵,那受当其冲的正是范氏和中行氏的封邑。

范鞅立即拉着中行寅去见了晋定公,然后通知卿级班子成员召开紧急会议,最后由晋定公会见王室代表刘文公,以天降暴雨不宜征伐为理由,决定不讨伐楚国。

那该如何向蔡国交待?晋定公非常不高兴,范鞅早有准备:“主公,沈国是楚国的附庸,与蔡国关系一向不好,而且这次会议沈国居然没有参加,那就讨伐沈国吧,也算是给足了蔡国面子。”

就这样,十八国联军自召陵向楚国进发,至皋鼬(今河南漯河市临颍县南),晋国紧急召开临时会议,会议最终把讨伐楚国的决定,调整为讨伐沈国!史称皋鼬之会。

沈国是一个极其弱小的国家,自周文王之幼子季载的封国聃国演化而来,聃国建国于河南开封一带,后来被强敌所侵,无奈南迁。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另封季载后裔于上蔡平舆沈丘一带,建立沈国。

沈国一直以来是楚国的盟国,夹于晋楚争霸中艰难求存。这一次,沈国知道诸侯会盟是对付楚国,故拒不参加会议,因此被联军所灭。史料记载,沈国被灭,沈国国君姬嘉被押至蔡国。

蔡昭侯由于深恨楚国,同时诸侯伐楚又虎头蛇尾,根本不敢正式向楚国叫板,心中极其愤怒,居然杀了作为同样都是姬姓诸侯的沈国国君姬嘉!

沈国被灭后,后人以国为氏,这便是沈姓的渊源之一。

灭了沈国,联军便解散了。蔡昭侯懵了,如注的大雨中,他无限失望地看着晋国以及其他各国的军队陆续离去,他简直要发疯了。

晋国,原来是这样的货色!蔡昭侯下定了决心,此生,再也不鸟你晋国!既然你晋国不可靠,那寡人便去求吴国。

大张旗鼓来帮助蔡国,结果却灭了一个可怜的沈国,晋国这次貌似把晋国霸业推向历史高峰的诸侯盟会,纯粹就成了一场闹剧。在这场闹剧中,有许多诸侯开始把本就已经对晋国的失望付诸行动。

大部分的诸侯国是这样想的:就这样了事了?那以后自己国家需要你晋国出面时,也会不会是这样?

史料记载,诸侯离心。既然离心了,那一定会有人高兴。谁?

齐国。齐国国君齐景公早就想反了晋国,但又担心晋国的强大而不敢有所动作。现在,诸侯们都对晋国不满意了,那就让咱大齐来让大家满意吧。这次会盟的结果是让齐景公下定了决定,只要机会合适,那咱大齐国就第一个出来跟你晋国叫板。

郑国呢?郑国执政大夫游吉已经去世了,这位亲晋派执政大夫一去世,郑国国内对晋国长期积累的怨气便要爆发了。令齐国人不敢相信的是,后来,就是这个郑国,率先起来反晋。

让郑国起来反晋的其中一个原因,正是这次诸侯盟会,郑国人认为受到了晋国的侮辱。原来,这次盟会,范鞅看中了郑国的羽旄,这是一种专门用于装饰旌旗、旄节等的五彩羽毛,非常珍贵。

郑国的羽旄,是受赐于天子,对郑国来讲,那是国宝。往往用于大型隆重的庆典活动或者将士出征誓师活动,而且手执羽旄旗帜的,是相当有地位的大夫甚至国君、世子、统帅本人。

现在,晋国中军元帅范鞅来借,不得不借啊,再说,人家明确说了这是借,用后肯定会还的。

结果,范鞅把郑国人视为国宝的羽旄装饰在旗杆上后,就让一个贱民级别的人手持旗帜进入会场。这下把郑国人惹火了,这明摆着就是不尊重郑国,是对郑国的不礼之举!你说,郑国还会对你晋国死心塌地吗?

然后是卫国,这次召陵会盟前,卫国人听说十八国盟誓排名的初步名单中,居然把他们卫国排到了蔡国之后。这下卫国人不高兴了,两国虽然都是侯爵,但一直以来,中原诸侯排名,都是卫国排在蔡国之前。

范鞅却为了突出蔡国,就把卫国的地位给降了一个名次,这在象卫国这样传统的礼义诸侯来讲,是一件天大的事。今天被排到蔡国后面,那以后便永远要排到后面了。

幸亏卫国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派出了学识最为渊博的大夫祝佗及时交涉,总算为自己争回了荣誉。但晋国对卫国如此不尊重,令卫国人大失所望。

还有鲁国。因为鲁国国君鲁定公新立,根据周礼,晋国应该派人去朝见新君。最喜欢去鲁国的人当然是范鞅,在鲁国的这场君臣争斗中,自己有恩于鲁国的季孙氏,自己去鲁国聘问,肯定是一个肥差。

结果范鞅到了鲁国,鲁国人以七牢之礼款待他。古以牛、羊、猪为一牢。七牢即牛、羊、猪各七只,鲁国这是以诸侯之礼来款待范鞅。

范鞅只是一个诸侯的卿大夫,按理连七牢都不配。但由于鲁国不知为何,曾经在接待一个爵位仅仅是子爵的小诸侯国国君时也用过七牢之礼,这下范鞅不干了。史料记载,范鞅大怒,大怒的理由就是自己是代表大国国君的,子爵用七牢,那象晋国这样的大国怎么能与小国一样?

鲁国人实在没办法,最后是足足用了十一牢!这事后来却越闹越大,因为后来吴国崛起后,吴王夫差到了鲁国,要求鲁国人用一百牢来接待他!理由很简单,你鲁国人不是接待象范鞅这样的一个卿大夫都用了十一牢吗?那不是已经自己不按照规定来办事了?

既然不需要按照规定了,那便杀一百头牛、一百头羊、一百头猪来款待寡人吧,寡人可是吴王哦。

如此蛮横无礼,让最守礼制的鲁国人对范鞅很失望,对晋国也很失望。尤其是晋国在处理鲁昭公一事上,虽然三桓专权,但还是有许多鲁国人认为,让自己的国君长期滞留在外,是鲁国的耻辱。如果没有晋国尤其是范鞅的从中作梗,说不定鲁国不需要承受这种耻辱。

然后是楚国及其盟国。单方面撕毁弭兵会盟盟约,再是以一丁点屁大的事纠集诸侯准备讨伐楚国,然后是无端讨伐并灭亡沈国。楚国对晋国很生气。

诸侯皆对晋国有了反心,而晋国的中军元帅范鞅却还在那里胡作非为!晋国,真是到了霸业尽头了。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